当前位置:首页 >> 海内存知己 >> 中国酒席:喜好劝酒.喝酒的本质
    
  双击自动滚屏  
中国酒席:喜好劝酒.喝酒的本质

发表日期:2017年2月26日  本页面已被访问 2079 次

 

为什么中国人这么喜欢劝酒?除了中国人一贯以来的好客古风,酒桌之下权力与服从的深刻隐喻,劝酒里的交易、凌辱、控制,无疑则暴露了中国人近乎野蛮的一面。

干杯是一种礼仪,劝酒是一种政治

中国古代的酒,从来不是大众食物,早期酒文化是政治文化的一部分。

白酒主要以粮食为原料酿造,而粮食又是古代农业社会的命根子,而酿酒的作坊主又获利颇丰。因此,历史上常常发生酿酒大户大量采购粮食,与民争食。

中国古代,几乎每个朝代都有管理酒类的机构,被称为“酒政”。

周有酒正,汉有酒丞,隋唐宋有良酿署,通过禁酒、官府垄断酒价,以及征专门酒税等等,高度垄断酒类的生产、销售和流通。

至今,中国仍有“酒类专卖局”这样的行政机构专门管理酒类流通,“茅台”依然是象征着上层社会和权力的“特供”。

东北人劝酒时喜欢说:“看得起,就干了”,没有多余的话,说完后根本不看对方一眼,一口闷,这在东北人眼里是一种“豪气”。

而假装不能喝,拒绝敬酒人,就是“酒风不正”。

而能不能一杯干、喝到位,就是一场能否建立信任的测试。

酒桌文化深嵌于社会的权力结构之中,劝酒本身体现了一种中国式的“征服游戏”。

东北的迟先生是一家中学的校长,几乎每周都在白酒的熏味儿中度过,而他本人既不是酒鬼,也不喜欢聚会。

“喝,不能保证我升迁。但不喝,我的人缘就会变坏。所以我选择喝,我不愿意也没办法。”

官场环境就是这样:不遵照上司的意愿接过酒杯,意味着放弃自己的职业生涯。爽快地喝酒,是对权力的服从。

在中国式酒局上,劝酒是一场“臣服”与“来朝”的权力游戏,谁有求于人,谁想号令众生,谁不想买谁的账,谁想不给谁面子......用酒桌上的话说,就是“都在酒里了”。

为什么有的人明知不敌还要喝,因为谁都知道不喝的后果。



  双击自动滚屏  
  相关评论:    

 没有相关评论

  发表评论:    

用 户 名:
电子邮件:
评论内容:
(最多评论字数:3000)

广东吴大师起名字选号码网 | 设为首页 | 加入收藏 | 联系我们 | 进入管理 |

联系地址:广东省翁源县龙仙镇建设二路283号翁江新城6栋701房   联系人:吴大师专用: 13927866399 (加微信) 吴助理:13903073952 客服QQ:382335917 邮箱:13927866399@139.com 网站备案号:粤ICP备10065568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