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> 中医研究 >> 人类最伟大的一本书:《伤寒论》
    
  双击自动滚屏  
人类最伟大的一本书:《伤寒论》

发表日期:2016年7月24日  本页面已被访问 3002 次

学习《伤寒论》

赵开美(1563-1624年),江苏常熟人,万历中以父荫刑部郎中,官太仆丞。


明万历二十七年,赵开美以北宋元佑三年(1088年)《伤寒论》小字原刻本为底本,聘请优秀刻字工人赵应期翻刻,逼近原版,称为“宋本《伤寒论》”。


今称之宋本《伤寒论》即明赵开美本也。宋本原刻今存五部,于中国中医科学院上海图书馆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医科大学、台湾故宫博物院图书馆各藏一部,皆为国宝,价格超过一个亿。 


北京中医药大学郝教授说:20年前要借阅此书研究,单位开证明,交押金50万元,洗手,不准带笔,不准照相,戴手套阅读,规定地点规定时间……。现在呢,只有看影印件了。

在张仲景时代,他白天看病,晚上要在竹片上刻字,他的每一个字都惜墨如金,不会乱刻的。去一个字,嫌少,加一个字,嫌多。


我们在学习伤寒论的过程中,一定要有一种对先贤敬重的精神。

有一个朋友,在读伤寒论的时候,他每次都要洗手洗脸,洗干净了才看《伤寒论》。

 

一定要抱着一种对先贤的崇敬之心,对生命,对人体有敬畏之心,来学习中医学。

如果你抱着赚钱的目的来学习中医,即便你赚了再多的钱,也只能是害了更多的命。

因为一般的医疗,损害了患者脏腑的远期功能,缩短了患者的寿命。

广东吴大师人生信息风水策划公司

www.wudashi.net

13927866399微信号

2016-06-14 19:00

张仲景的故事


时间:2015-08-22 00:01


张仲景是东汉的大医学家,名玑,字仲景,生于公元150年2月26日,卒于公元219年,今河南南阳人。


张仲景从小天资聪慧,勤奋好学,尤其喜欢研讨医学著作。他的叔父张伯祖是当时南阳的一个名医,仲景拜他为师,经常随他去给人治病,又研读《内经》、《扁鹊八十一难经》等。


经过几年刻苦钻研,在其叔父的指导下,医术提高很快,同时搜集了许多治病的验方,成为一方有名的良医。


张仲景尽管医术高明,远近闻名,但他遵照其叔父“勤求古训,博采众方”的教诲,除了勤学实践过去医学著作外,只要听到哪里有名医,有治病的好方子,就去拜师,就去寻求。


有一个南阳名医叫沈槐,已经七十多岁了,但无子女,后继无人,没法将医术传给子孙,慢慢愁成病了。


他的病谁也看不好,病越来越重。张仲景知道后,给他开了一个药方,用五谷杂粮各一斤,搓成团,外用朱砂涂上,叫他一顿吃完。


沈槐看了药方,觉得很好笑,叫家人按方做好药丸,挂在屋檐下,逢人就指着药丸取笑张仲景,天天如此,但不知不觉间病就好了。


沈槐这才恍然大悟,对张仲景又佩服,又惭愧。


张仲景去拜望他时说:


“我们做郎中就是为百姓造福,先生无子女,我们这些年轻人不都是先生子女吗?何愁后继无人?”


沈槐听了,感到很有道理,把自己的医术全部传授给了张仲景和其他年轻郎中。


张仲景有一个好友叫宁远,有一天去仲景家玩,闲谈间张仲景看了宁远的气色,又为他把脉,说他患了消渴之症,现尚初发,三月之后,头痛不眠,尿的次数增加;六个月后,饥渴难忍,小便浓稠;一年之后,背生疽疮而死。


于是开了一个药方给宁远。宁远回家后,认为仲景故弄玄虚,将药方撕碎扔掉。六个月后他的病情发展确如张仲景所说,才急忙去找张仲景。但仲景说,已经晚了,准备后事吧。


宁远想,反正六个月后难免一死,不如现在去游山玩水。


一年后,宁远回来去拜访张仲景,张仲景一见,十分惊奇,认为他一定遇见神人了。


宁远将他游山玩水到了茅山,在清玄观当童仆,老道给他治病等事告诉了张仲景。


张仲景听完后深感山外有山,于是离开家乡,奔赴茅山求师。


张仲景由于勤奋好学,博采众方, 医术超群,加之为人诚恳,不分贫贱,有求必应,


因此南阳老百姓推举他为孝廉,并出任长沙太守。


在长沙任内,他仍深入民间,留心各种疾病,搜集民间方剂,召见各地名医,商讨医学,不断丰富自己的医学知识。


后因全国各地又流行伤寒病,不到十年时间,张仲景自己家二百多人病死一百三十多人。于是,他辞去太守职务,经过十多年的努力,终于“撰用素问九卷,八十一难,阴阳大论,胎胪药录,并平脉辩证,为《伤寒杂病论》合十六卷。”(《注解伤寒论》)。


张仲景的《伤寒杂病论》后代传下来的只有经晋代王叔和改编过的《伤寒论》和《金匮要略》两种。


华佗称《伤寒杂病论》:


“此真活人书也!”


自唐以来,张仲景的学说广传国内外,日本、朝鲜等国称他为医学“先师”,在国际医学界享有崇高声誉,在我国,则称他为医圣。


晋朝有一个叫皇甫谧的,他写过一本书叫《针灸甲乙经》,是针灸著作的经典。


在这本书里,他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情,说张仲景遇见了侍中王仲宣。侍中是什么人?


就是皇帝的贴身随从,是皇帝的秘书,可以出入宫廷,可以参与政事,所以是一个重要官员,但是这个王仲宣这时候还不是侍中。


张仲景见到他的时候,王仲宣只有


二十岁。张仲景一看见他就说,哎呀,小伙子,你身体可有病啊。张仲景说,如果不治,二十年以后你的眉毛会掉光,眉毛掉光了再过半年你就死了。


可是谁愿意让人一见就说有病啊?王仲宣想,我年纪轻轻的,你是咒我,还是忽悠我呢?


张仲景接着说,你要想免除这个病灾,需要吃我的五石汤。王仲宣更不懂这是什么意思了。


张仲景随后从药包里把五石汤给他,也没有收他的药费。


王仲宣心里很不高兴,没有吃这个药,心想,我好好的,二十来岁吃你这个药干什么?过了三天以后,


张仲景又遇到了王仲宣,就问他,我给你的药你吃了吗?王仲宣吞吞吐吐地说,吃了吃了。


张仲景说,看你的气色,就知道你根本没吃我的药,你这个小伙子啊,对 自己的健康,对自己的生命这么轻视。


王仲宣没有听张仲景的话。过了二十年,他的眉毛真的掉光了,眉毛掉光了之后过了一百八十七天,半年稍稍多点,他就真的死了。


在灵帝时(约公元168~188年),他参加了考试并且中了“举人”。在建安年间(公元196~219年),被朝廷派到长沙做太守。


但他仍用自己的医术,为百姓解除病痛。在封建时代,做官的不能随便进入民宅,接近百姓。可是不接触百姓,就不能为他们治疗,自己的医术也就不能长进。


于是张仲景想了一个办法,择定每月初一和十五两天,大开衙门,不问政事,让有病的百姓进来,他端端正正地坐在大堂上,挨个地仔细为群众诊治。




他让衙役贴出安民告示,告诉老百姓这一消息。他的举动在当地产生了强烈的震动,老百姓无不拍手称快,对张仲景更加拥戴。时间久了便形成了惯例。


每逢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日子,他的衙门前便聚集了来自各方求医看病的群众,甚至有些人带着行李远道而来。


后来人们就把坐在药铺里给人看病的医生,通称为“坐堂医生”。


于建安十年(公元205年)开始着手撰写《伤寒杂病论》。


这时候,东汉王朝四分五裂,张仲景官不能做,家也难回。于是他就到岭南隐居,专心研究医学,撰写医书。

到建安十五年,终于写成了划时代的临床医学名著《伤寒杂病论》,共十六卷。

《伤寒杂病论》系统地概括了“辨证施治”的理论,为我国中医病因学说和方剂学说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后来该书被奉为“方书之祖”,张仲景也被誉为“经方大师”。

张仲景写成该书后仍专心研究医学,直到与世长辞。

晋武帝司马炎统一天下后的公元285年,张仲景的遗体才被后人运回故乡安葬,并在南阳修建了医圣祠和仲景墓。

广东吴大师人生信息风水策划公司

www.wudashi.net



  双击自动滚屏  
  相关评论:    

 没有相关评论

  发表评论:    

用 户 名:
电子邮件:
评论内容:
(最多评论字数:3000)

广东吴大师起名字选号码网 | 设为首页 | 加入收藏 | 联系我们 | 进入管理 |

联系地址:广东省翁源县龙仙镇建设二路283号翁江新城6栋701房   联系人:吴大师专用: 13927866399 (加微信) 吴助理:13903073952 客服QQ:382335917 邮箱:13927866399@139.com 网站备案号:粤ICP备10065568号